中国会展新闻网讯:在当今汽车产业从功能导向过渡到体验为王的关键阶段,座椅作为车内乘员体验的核心载体,其舒适性与健康性能已成为消费者选购车辆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前瞻性视野,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QC)推出了行业首个“S.E.A.T-汽车舒适臻享座椅”认证体系,为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树立了全新标准。
感知之道:座椅技术的多维探索
每一次驾乘,都是人与座椅的无声对话。中国汽研巧妙融合工程技术与人体舒适性研究,构建了一套贴近真实使用场景的座椅评价体系。在这套体系中,科学与关怀相互交织,全方位守护驾乘体验。
动态与静态压力分布技术共同构成了座椅舒适性的基础评价。动态测试通过数以千计的微型传感器捕捉行驶中身体的每一次移动,而静态测试则如同量身定制的工艺,展现人体各部位与座椅的接触情况。正是基于这些精密数据来组合不同密度的材料,让座椅既能在颠簸中稳定支撑身体,又能在静止时完美贴合人体曲线。
而热湿阻测试与空气质量评价则关注座椅的环境舒适性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呼吸健康的影响。前者通过模拟人体特性的暖体假人,测试材料的导热导湿性能,确保座椅在四季变换中都能提供理想的透气透湿体验;后者则通过先进的袋式法检测座椅材料的VOC含量,守护驾乘者的每一次呼吸,体现了设计中对生命质量的全面尊重。
这套多维评价体系既有科学的严谨,也有人文的温度,让座椅成为连接人与车的情感纽带,默默守护着每一段旅程的品质。
标准之光:S.E.A.T认证体系的引领之力
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标准的意义在于引领。面对市场上缺乏统一评价标准的现状,中国汽研与CQC携手打造的“S.E.A.T-汽车舒适臻享座椅”认证体系应运而生,为行业提供了一把衡量座椅舒适性的“标尺”。
这一认证体系从乘坐舒适性、热舒适性、健康性能三大维度出发,涵盖八个技术领域,细分为56项评价指标,构建了目前行业内最为全面、严谨的舒适性评价标准。无论是硬度性能、压力分布,还是振动特性、热湿阻表现,甚至中医穴位按摩与VOC控制,每一项指标都源于深入的研究与严格的验证,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作为国内首个针对座椅舒适性的认证项目,“S.E.A.T-汽车舒适臻享座椅”认证体系填补了行业空白,为座椅设计与评价提供了统一标准,也为消费者选择提供了可信赖的参考。
认证实践:领克900座椅评测案例
理念的落地需要实践的验证。作为“S.E.A.T-汽车舒适臻享座椅”认证的首位“获证者”,领克900以其卓越的座椅设计诠释了舒适与健康的完美融合。
在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领克900座椅以其精湛工艺与智慧设计吸引了众多目光。
技术特性方面,评测记录了该座椅的靠背宽度、调节功能范围等关键参数,验证了其对不同体型用户的适应性。座椅材料VOC含量检测结果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热阻与湿阻测试数据也位于舒适区间范围内。而在高速行驶工况下的振动传递测试中,该座椅的减振性能数据表明其减振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有助于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领克900座椅的成功认证,不仅是对品牌追求极致体验的肯定,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展示了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深度融合的典范,为后续更多车型的座椅评价积累了经验。通过这类具体案例的分析,中国汽研能够持续完善评价标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为汽车行业“国家队”,中国汽研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在座椅舒适性技术研究领域不断探索。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技术研究,完善认证标准,推动汽车座椅舒适性技术与评价体系持续演进。
在座椅舒适性这一看似平凡却又关乎使用体验核心的领域,科技创新与标准引领将持续驱动产业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健康、舒适的出行体验。